文|张嘉琦
编辑|张友发
来源:毒眸(ID:DomoreDumou)
粉丝手撕工作室的戏码,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一次。近期新鲜出炉的故事,是两位选秀出身的偶像工作室与粉丝之间的争执。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微博之夜上,因为刘雨昕的座位排在了虞书欣后面,引起了粉丝的不满,进而点燃了刘雨昕粉丝对以其经纪人为首的工作团队长期积攒的怒火。粉丝后援会官方发布长文,列出了包括“工作态度短板、消耗艺人商业价值、宣发合作毫无进展”等工作室的五条“罪状”。
这篇“檄文”发出两日后,后援会发布回复称,刘雨昕所在公司已经口头承诺经纪人已经离职。随后,粉丝还派出了后援会代表、散粉代表和律师与公司方开了线上会议,就“经纪人离职、经纪团队优化”等方面达成了协议,真正实现了“粉丝治理”,算是粉丝的一场全面胜利。
现在搜索关键词,还有很多刘雨昕粉丝不断地提着意见,包括刘雨昕新微博两个小时赞还没过100万、新歌没有安排营销等等——看来工作室的妥协,并没有让这场无限连载的戏码快速进入大结局。
另一位就是上面提到的虞书欣,粉丝的诉求看起来也无甚特别,基本就是对工作规划和艺人宣发的不满。虽然虞书欣自己发布了长文来回应争议,既有晓之以理,也有“爱我的人应该是齐心协力的”这样比较柔和的表达,但似乎仍然未能平息粉丝的怒火。
在这出内娱经典老番里,明星扮演的角色像是《双面胶》里的窝囊老公,手心手背都是肉,谁都不敢得罪,出来调停要么是和稀泥,要么是“不管粉丝死活”,但冷处理又只会让事态升级。
真论起对错的话,很难完全归咎于某一方,粉丝当然是为了明星好,但工作室也不是对家派来的卧底。
深究原因,事情如此难办,恐怕还是因为彼此身份变得越来越混杂。明星、选秀偶像和网红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明星和粉丝有时候难免会产生身份认同的混乱感。明星对粉丝的退让尺度,和粉丝对明星的要求的界限,都逐渐失去了标准。
试问,一个参与过选秀、以演员为主业、又擅长网红营销的明星,应该如何与粉丝共处呢?当习惯于在选秀逻辑下追星的粉丝们,流动到其他明星的粉丝群体时,又将如何调整自己的“追星视角”?
想要厘清这些事情,恐怕并不简单。混乱之中,工作室自然成了最好的批评对象。
粉丝的十八般诉求
粉丝和工作室的关系向来水火不容,早就看透这件事情的是深受其害的杨幂:“百分之百的粉丝都对百分之百的工作室不满意。”
而每一次能吵上热搜的事情,背后一定是日积月累的矛盾和粉丝怨气。换句话说,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这样的剧情几乎每天都在大小饭圈内部上演着。我们尝试给粉丝们五花八门的诉求分类,大约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事业类”的,也就是关心工作室为艺人制定的发展规划,应该接什么样的戏和综艺,出演哪类角色,再或者是多久进一次剧组等等。杨幂粉丝在线下活动时举出大字报抗议杨幂出演嘉行自制剧,宋茜粉丝还整理了清晰的图表,用于论证宋茜近几年接戏选择出现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指责团队并没有做好宋茜的职业规划。
另一种是“营业类”,所包含的范围非常细碎,几乎涉及到与艺人宣传有关的方方面面,关系到行程图、造型、各种照片的发布、番位的前后以及新作品的宣传等大事小情。最近闹得正凶的虞书欣事件就是粉丝对工作室营业态度的不满,迪丽热巴粉丝最近也整理了对《利剑玫瑰》剧里迪丽热巴角色妆造的多条意见,整理成pdf发给工作室。
粉丝们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别人有的我家哥哥/姐姐也要有”。从图片卷到动图再卷到视频的“每月行程图”、大型活动的出发美图、大牌高定和精致的妆容、不得不上的微博热搜词条、“无缝进组”的华丽履历、能一炮而红的热门角色……无一不是粉丝用于对比的维度。
有人将其比喻为“家长式追星”,在这些粉丝的眼里,总有比自己的偶像做得好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产生落差,落差催生讨伐与冲突。
但毕竟粉丝并不是真正的家长,明星也不是乖乖听话的“小孩”。更何况,指责工作室落到最后,其实绕不开对明星的质问,毕竟几乎没有哪个工作室可以完全违背艺人的个人意志为其安排工作。
在这个逻辑里,不得不重点提及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越来越多的明星们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这意味着明星和粉丝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就是过去的经纪公司)消失了。
粉丝们大概也知道这一点,工作室的主导权在艺人手里,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是他们幻想中那个“任人摆布的木偶”。
将矛头转向工作人员,是个有些避重就轻的选择,如今演变成了“粉丝整顿职场”的故事。在如今围绕工作室的一系列风波中,粉丝的怒火大多都直接指向艺人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时候甚至会具体到姓名),指责他们工作能力差,“不配”为艺人打工——可是,这些工作人员,不也是明星们选的吗?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明星不顾粉丝死活地回应这类争议,并且在回应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自主权”,以此向粉丝证明这一切并不都是工作人员的错。
就像虞书欣说的那样:“你们没道理去push工作人员必须在旁边同步我的内容,所有发出的内容也得我同意才行啊。”之前胡歌粉丝嫌弃摄影师拍的图不好看,也是胡歌在下面评论:“图是我选的,大家不喜欢就骂我吧。”
完全不照顾粉丝心情的代表人物还有知名的内娱活人黄子韬。在去年六月的一场活动中,黄子韬粉丝因为不满当晚的造型和拍摄图而炮轰工作室,黄子韬连发四条动态回怼粉丝,先是说“所有的都是我自己决定的”,又说以后取消所有活动前的拍摄,最后还在ins上表示对粉丝“失望”,因为言辞过于激烈,引发了大规模的脱粉。
然而,哪怕重复一万遍,明星所拥有的自主权,似乎仍然无法充分地传递到粉丝一侧。因此,像黄子韬这样的“怼粉”事件,大部分都是明星为了调停粉丝和工作室的战争而造成的。
之前有粉丝觉得江疏影太久没进剧组,江疏影的回应是一张配字为“一脚踢飞,老娘就不进组,嘻嘻!”的表情包;古力娜扎也就粉丝要求进组一事进行过言辞激烈的回应:“我不配您粉。”
至于对工作人员的声讨,情况也差不多,大部分明星都会选择“站队”和自己更为亲近的工作人员。此前,关晓彤粉丝指责其团队行程图制作不用心,她就在小红书直接回复“是有规定必须发行程图吗?那真抱歉,我不喜欢被别人知道每天都在干嘛”;刘学义粉丝指责工作室的图不好看,刘学义也在微博评论里为工作人员说话。
粉丝们的诉求并不一定都能得到确定的结果。之前《长月烬明》官宣的时候,白鹿粉丝不愿意白鹿和罗云熙二搭,还因为团队没听从粉丝意见而解散了网宣组和数据组。现在看来,《长月烬明》顺利播出,数据表现还算亮眼,白鹿后援会也顺利重组,风波平息之后,只留下了这段不太好听的故事。
当然,之所以仍然不断有粉丝发起攻势,还是因为这招有效。最近刘雨昕粉丝和工作室的纠纷,就是以粉丝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哪怕结果“无效”,能得到明星们的正面回应,对粉丝来说也是阶段性的胜利果实。
可,一旦开始让步,还能停下来吗?
怎么“站起来追星”?
不管是言辞激烈的回应,还是温柔安抚亦或视而不见,似乎都无法完全平息粉丝和工作室之间的纷争。这成为了摆在明星们面前的难题。
也不怪他们处理不了,因为明星与粉丝的关系,如今的确已经变得十分复杂。
在星粉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18年内地偶像选秀文化的兴起。选秀的商业逻辑和运行模式就是“粉丝把自己喜欢的人送上出道位”,这就使得粉丝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
相比于过去默默关注喜欢明星动态和作品的常规追星方式,“秀粉”的心态更偏向养成的快乐,看着自己pick的选手从默默无闻到站上顶峰,是一种近似于“养孩子”的感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些粉丝喜欢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
“养孩子”当然要花钱,“白嫖有罪”的论调也因此出现了。送偶像出道靠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是为TA的商业价值加码,一次性购买多本杂志才能助力TA的时尚资源……粉丝们用金钱为偶像铺路,偶像也自然难免因此而受到粉丝的掣肘。
说得夸张一点,金钱让这段关系变得不再纯粹。过去,明星依赖的是粉丝的“间接助力”,比如关注其作品,自发形成讨论从而吸引路人观看,以提升国民度,进而影响后续的一系列商业行为和新片邀约。
而如今,粉丝们拥有更多直接给明星花钱的方式。时尚杂志学会了双封面分链接售卖,让不同明星的粉丝们展开一场销售量上的PK;各品牌也会做“单链”,挂上代言人的名字,明晃晃地告诉粉丝我们赚的就是你的钱;数字唱片要做“新歌发售X小时内售出X张”的战报,粉丝们当然不会让数字太难看。
商业逻辑的变化,也直观地影响着粉丝和明星之间互动的方式,过去直播平台网红和粉丝的相处方式,也随着明星进入直播间和网红领域而被移植过来,明星开直播也可以收到粉丝的打赏和礼物,直播带货更是最为直接的“打钱”方式。
网红、选秀偶像、明星这些过去分列不同赛道的身份标签,如今边界越来越模糊,明星和粉丝的关系也因此被重塑,从过去的“提供情绪价值”上升到了更复杂的层面:明星既不想完全被粉丝摆布,又不得不考虑粉丝所带来的商业价值;粉丝则把明星当成自己花钱可得的“所有物”,希望他们在各方面都长成“别人家的孩子”。
虽说追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但钱花多了,难免会产生沉没成本——既然花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那就只好让自家偶像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样子成长了。
“营业内卷”就是星粉关系变化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过去的明星是不必考虑如何为粉丝营业的,而现在的明星和他们的团队,需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满足粉丝的需求,包括定期发布九宫格美图、在评论区和粉丝互动、拍摄日常生活的vlog……而粉丝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营业当然也没有尽头。
同理可得,粉丝对明星工作室的声讨,在如今这种关系已经固化的情况下也不会消失,哪怕有再多人出来喊话粉丝,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是被工作人员骗钱了,也没有“被拖累”,还拥有充分大的话语权,他们大概率也不会相信。
去年以来,明星出现了大规模的“塌房事件”,再加上由偷逃税风波引发的对明星收入的讨论,互联网上对追星一事的舆论风向演变成了“站起来追星”。去年白鹿反黑站为了表示对白鹿和罗云熙二搭的不满选择关站,在声明里提到:“粉丝不是跪着追星,不愿忍受从来不与粉丝沟通的艺人团队。”
不过,对“站起来追星”的呼吁,似乎不构成粉丝在各种事情上都要参工作室一本的理由。说到底,在明星身上倾注过多的精力和幻想,没人给发工资却要操着明星团队工作人员的心,甚至把明星臆想成资本的受害者——这么“站着”,不累吗?
很多明星都不厌其烦地向自己的粉丝传递着同一套话术,“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虽是套话,却实在有道理。多快乐,少操心,至于自家偶像发展得怎么样——明星千千万,这个不满意,换一个就是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已获授权,版权归毒眸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或翻译。
关键词:粉丝 | 明星 | 追星
这款名为《代号:鸢》的游戏,是阿里旗下灵犀互娱推出的三国题材卡牌手游。玩家是女扮男装的广陵王,同时在暗处为失落大权的天子执行机密任务,一路遇上的角色,几乎都是三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3月17日,上线14天的网络电影《诛烬枭亡》票房分账破千万,这也是2023年度首部分账票房破千万的扫黑反腐题材网络电影。